一、起源介紹
比格犬原產英國,是獵犬中較小的一種。1880年引入美國,開始大量繁殖。因其有體型小,短毛形態和體質均一,稟性溫和,易于馴服和抓捕,親人,對環境的適應力、抗病力較強、性成熟期(約8~12個月)早,產仔數多等優點,被公認為是較理想的實驗用家犬,已成為目前實驗研究型別中最標準的動物,此種犬多用于長期的慢性實驗。在國外,它已被廣泛用于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病理學、病毒學、藥理學以及腫瘤學(如癌的病因學和癌的治療學等)等基礎醫學的研究工作中,而農藥的各種安全性試驗,特別是制藥工業中的各種實驗,使用該犬最多。
二、性格
比格犬體形較小,外型可愛,性格開朗,活潑,反應快,對人極富感情,善解人意,吠聲悅耳,喜干凈,應每天刷毛保持清潔。
三、體型特征
比格犬成年體重為7~10公斤,體長為30~49公分,身高33~41cm,頭部長,耳長大而下垂;眼大,眼距寬,褐色;鼻孔大而開張。軀干豐滿,骨骼強健,肌肉發達;背短腰寬;肋骨開張良好;前肢直,后肢肌肉發達,腳結實有力;尾與身體銜接良好。
四、生理指標
五、普通級實驗犬病原菌、病菌檢測項目
六、主要應用領域
●【實驗外科研究】
犬被廣泛地用于實驗外科各方面的研究,如心血管外科﹑腦外科﹑斷肢再植﹑器官﹑或組織移植等。臨床外科醫生在研究新的手術或麻醉方法時往往是選用犬做動物實驗,先取得熟練而精確地技巧,經過理論和實驗證實,然后妥善應用于臨床。
●【基礎醫學研究】
犬是目前基礎醫學和教學中最常用的動物之一,尤其在生理﹑藥理﹑病理等實驗研究中起重要作用。犬的神經系統和血液系統循環系統很發達,適合這方面的實驗研究,如失血性休克﹑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動物粥樣硬化癥,特別是研究脂質在動脈壁中的沉淀等方面是一個良好的動物模型。
●【藥物研究】
各種新藥用于臨床前或者以前的藥品改變了配比重新應用,通常都要應用犬進行藥理實驗﹑代謝試驗和毒性試驗。
●【營養和勝利學研究】
犬用于先天性白內障﹑胱氨酸尿﹑遺傳性耳聾﹑血友病﹑先天性心臟病﹑蛋白質營養不良﹑家族性骨質疏松﹑視網膜發育不全﹑動脈粥樣硬化﹑糖原缺乏綜合癥等營養和生理學方面的研究。
犬還應用于狂犬病毒﹑疫苗﹑發病機理﹑流行性學以及防治等狂犬病的研究,行為科學的研究。犬可以通過訓練來配合實驗,所以比較適合進行慢性試驗。